“楤”《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总”总《说文》“聚束也”
“楤”:《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总”。总,《说文》“聚束也”。即束缚义。《文子·上礼篇》作“愁”。“错”:乱。《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钳”,《文子·上礼篇》同。钳,钳禁。和:和气。悲人:悲哀之人。至道:最深刻的道理。 心术:指思虑和心计。累德:有损于道德。“而”:《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作“不”。 “滑”:其下无“和”字,《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有“和”字。《文子·九守篇》有“
“楤”:《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总”。总,《说文》“聚束也”。即束缚义。《文子·上礼篇》作“愁”。
“错”:乱。《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钳”,《文子·上礼篇》同。钳,钳禁。和:和气。
悲人:悲哀之人。
至道:最深刻的道理。 心术:指思虑和心计。
累德:有损于道德。
“而”:《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作“不”。 “滑”:其下无“和”字,《道藏》本同。刘绩《补注》本有“和”字。《文子·九守篇》有“不”、“和”字。
纵体:行为放纵,不加检束。 肆意:任意。 仪:法度。
衰败世道的趋时之学,不知推究初意,返回根本,只知道粉饰他们的天性,矫饰他们的本情,以便和流俗世人相交接。因此眼睛即使想看,却被法规所禁止;心里纵然再欢喜,却受到礼仪的节制;行止有礼,周旋应酬,卑躬屈膝;肉冻结了而不敢吃,酒澄清了而不敢饮;外部束缚自己的形体,内部愁煞自己的德性;扰乱了阴阳间的和气,而使生命的本性受到禁迫,因而终身成为悲哀之人。通达最精深道理的人则不是这样,他们治理人的本性,修治自己的心术;用和气来养性,用适宜来控制自己;喜爱道术而忘掉卑贱,安于德性而忘记贫穷;本性持虚而不求外欲,那么就没有所欲不能得到;心正不求邪淫之乐,那么没有快乐不能获得;对于本性没有好处的东西,不因此损伤道德;对于性情不便利的东西,不让它扰乱天和。因此得道之人虽然放纵行为,任意行事,然而他们所树立的法规制度可以成为天下人的仪表。
延伸阅读:
- 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含义[图]
- 马少卿束手无策对夫人道“女儿害着不治之症已成废人今出了重赏再[图]
- “灌以醇醯(xī)”两句王莽认为董忠谋反就收捕董忠的宗族把他[图]
- 勉劝遁逃避光亮皎洁小白马快速来到我的家为公为侯多高贵安逸享乐[图]
- 荣声期《列子·天瑞篇》作“荣启期”善弹琴郕春秋时国名周武王封[图]
- “楤”《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总”总《说文》“聚束也”[图]
- 过片惊醒倍觉凄凉溪雨急三句虽是极目所见但与其说是词境不如说是[图]
- 《慎子》战国赵人慎到学黄老之术后为法家《汉书·艺文志》“法家[图]
- 嗣王继位之王身食大国指分封的食邑很大俚语粗俗的或通行面极窄的[图]
- 此诗一题作“玩荷花”首二句写荷花入秋残落只余一点暗香叶上还闪[图]